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台大4連霸,淡江私校13年稱王、技職台科大第1

2010年3月 Cheers雜誌  文/吳永佳

長期作為企業與人才之間的橋梁,《Cheers》雜誌14年來執行「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深獲各界重視。今年在「企業最愛大學生」的總排名中,台灣、成功、交通、清華大學4校學生依舊名列前茅;技職學校方面,台科大、南台科大各奪公、私立技職榜首;此外,企業對於新鮮人的能力,首重「學習意願與可塑性」(73.5%),最令企業憂心的則是「職場穩定度」(67.0%)。

《Cheers》雜誌「2010年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針對2009年《天下》雜誌1000大企業人資主管進行問卷調查,時間自1月14日起至2月6日為止,扣除未聯絡上與拒絕者,問卷共寄出1,192份,回收6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53%。有以下重要發現:

◎ 台大4連霸,淡江私校13年稱王,技職台科大第1

今年在「企業最愛大學生」的總排名中,台灣、成功、交通、清華大學4校學生依舊名列前茅。與前3年調查做比較,整體排名變動很少,不過若把時間軸拉長,中央大學與中山大學從2001年至今都有漸進上揚的進步幅度。(圖表1)


若將私立大學獨立排行,則企業最愛的前5名皆為傳統私大,由淡江大學拔得頭籌,依序為逢甲、中原、輔仁、東吳大學。第6名起,開始有元智、銘傳、長庚等新興大學進入排行。(圖表2)


在企業最愛技職院校的排名上,國立由台灣科技大學穩居第1,台北科技大學及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分居2、3名。私立則以南台科技大學居冠,朝陽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學院次之(圖表3)。


以新鮮人須具備的8大能力指標來看,在「專業知識與技術」、「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融會貫通能力」5項指標上,仍由台大掛帥;但在「團隊合作」、「穩定度及抗壓性」、「學習意願強」3項指標上,成大學生則勝出為企業最愛。

◎ 學歷仍為多數企業選才標準

在5大產業心目中,各校大學生排名又是如何?高科技製造業除了台大、成大、交大、清大外,台科大居第5名;高科技服務業則有淡江擠進前5。

傳統製造業的排名也發生變化,由成大拔頭籌,接著為台大、清大、交大及中山;一般服務業排名與其他產業更是大相逕庭,前5名為成大、台大、政大、淡江、清大;在金融業排行中,政大及淡江更跳至較前名次。

學校與學歷,在所有企業心目中究竟佔多大分量?許多企業的儲備幹部(MA)明訂只收碩士生,譬如花旗銀行MA號稱只收全球Top 50名校與台灣法商學院畢業生;信義房屋的「聚英計劃」MA招募,也以國立大學、高學歷、碩士畢業生為主。

◎ 看人才,態度面最重要,最擔心的是穩定度!

企業對於新鮮人的能力,首重「學習意願與可塑性」(73.5%),次為「穩定度與抗壓性」(65.7%),「專業知識與技術」居第3(56.5%)(圖表4)。至於社會新鮮人通常需要多久的在職訓練,才可具備「即戰力」,近5成企業認為約需要5、6個月。

對於新鮮人最待加強的能力,企業也認為是「穩定度與抗壓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圖表5)。至於新鮮人可以如何增進就業力?企業的建議是:培養職場所需態度、到企業實習、持續關注產業動態、參與研發計劃、多考證照等。

◎ 職涯中心的定位轉變

當台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甚至正式被教育部列為考核大學績效的指標時,學術龍頭台灣大學在生涯輔導措施上,也已開始革命。兩年前,台大首度打破由校內行政人員擔任職涯中心主任的慣例,主動從企業求才,先後找來台灣甲骨文(Oracle)教育訓練協理鄭玉梅,加上現任主任韓愛玫,為台大學生注入全新生涯輔導思維。

韓愛玫原任永豐金控人資長,在金融業資歷多年,「現在國外頂尖大學排名指標中,就業力就是其中評比的一環。我們目前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從大一進來,就認識學校有職涯中心能幫助他們,而不是到了畢業前才跑來問:有沒有履歷表範本?我念xx系,畢業後能做什麼?」到台大後,韓愛玫積極以她在業界的人脈資源,找來許多企業CEO、人資主管,以「義工」身分,定期到台大給學生提供生涯實務諮詢。

對照多數學校仍由毫無產業背景的行政人員從事職涯輔導,在新鮮人求職環境越來越艱鉅的時刻,連台大都產生如此巨大的危機感,值得各大學重新審思職涯中心的定位與服務品質。

◎ 2010職場 10大新趨勢,不可不知

揮別2009年陰霾,面對景氣復甦的2010年,社會新鮮人該如何看待職場的全新變化?該如何做好準備,搶佔新機會?《Cheers》特別提出以下10大職場新趨勢:

趨勢1:整體需求反彈,但成長有限

2010年企業召募人才的策略,《Cheers》調查結果發現,有84%有招募需求,較去年增加53%。其中近66%採取一般性補缺,擴大徵才的比例有18%,其中高科技製造業及金融業擴大徵才比例較高(分別為30%與27%),其他產業則持平。而擴大徵才的企業,與去年相較,招募比例僅微幅成長13%。

顯見,景氣回溫後,新增的工作機會雖有成長,但仍集中在特定產業;且歷經去年的金融海嘯衝擊後,企業即使擴大徵才,擴增比例也趨向於保守。

趨勢2:新鮮人仍面臨嚴峻挑戰

2010年有近61%的企業有招募社會新鮮人的計劃其中約8成企業的招募名額在 50人以下。對今年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雖然景氣較去年復甦,但近5年來,1000大企業招募社會新鮮人的意願,卻呈現持續走低的現象,顯示就業市場對社會新鮮人越來越不利。
  
根據《Cheers》累積的資料庫調查,2003年SARS風暴期間引起就業市場大幅震盪,但隔年景氣反彈後,招募社會新鮮人的企業比例便上升至69%,隔年進一步回復到往年平均約8成的水準。但從2006年以後,企業進用社會新鮮人的需求,便開始一路下滑,從79%下探至2009年的43%,今年雖反彈增溫至61%,但仍低於2004年SARS之後的水準。此一驚人的變化趨勢,值得各界關注(圖表6)。

但對照企業招募新鮮人需求持續下降的危險景況,多數大學似乎對短暫的景氣復甦過度樂觀。近期《Cheers》有機會深入各大校園,發現許多大學對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博覽會不若去年積極,不少就輔人員甚至自信滿滿地預測:「今年畢業生就業不成問題!」顯然,並未深入掌握當前產業變動最新趨勢,不禁令人擔心。

趨勢3:求職競爭並未減緩

另一現象是,整體工作機會雖較去年同期增加,但競爭並未減緩。平均單一職缺所接獲的履歷表104份,金融業甚至高達170份(表7)。企業平均必須正式面試11人後,才能招募到適任人才,金融業則是23人(表8)。以上數據與去年調查相近,顯示求職市場仍在消化去年失業至今仍在找工作的求職者。



趨勢4:2成5企業有外派中國需求

未來台灣工作者被外派中國的機會及需求將越來越高。調查中竟有25%的企業,招募新鮮人的工作地點為中國(包含港澳地區),主要集中於傳統製造業、高科技製造業與高科技服務業。代表台商外派人才的思維在年齡上開始向下延伸。

趨勢5:整體薪資兩極化

物價、房價高居不下,只有上班族的薪資停滯不前。但另一重要的現象是,在同一產業、同一職位上,上班族的收入差距愈來愈大,根據《Cheers》調查,有68%企業的薪資結構呈現兩極化發展。

趨勢6:新鮮人薪資差異化

在整體薪資走向兩極化時,新鮮人起薪也意外地跟著兩極化。即使在同一家企業中,有超過9成企業表示,對於新鮮人的給薪會是條件差異化。認為隨職務不同而有差異的企業約80%,碩士高於學士的企業約79%,而認為國立高於私立的企業也有32%。可以發現,學位以及學校,在企業選才時仍佔有重要份量。

趨勢7:主管階層年輕化

有7成企業認為,目前企業中管理階層平均年齡比過去低,且有近5成企業平均年輕4、5歲。金融業則有15%的企業,主管年齡層大幅降低了8歲以上。

究其原因有三。第1,績效制打破年齡框架,讓有能力者提早出頭。第2,企業擴大全球布局,人才需求比以前高。以福特汽車為例,過去平均40歲才有機會擔任協理級職務,現在平均年齡層往下降至35歲,經理級也年輕了5歲。因為福特進入台灣市場的歷史比大陸久,目前福特在大陸的主力幹部幾乎都從台灣派出。第3,產業變動帶來人力汰換,例如銀行業公股銀行大量民營化;花旗、匯豐、渣打、星展等外商銀行陸續併購本土銀行,組織整併引發人才大量換血。

趨勢8:部落格、網誌別瞎搞!

網路時代興起,各企業人資單位不只透過傳統的履歷、自傳去瞭解求職者,最新趨勢是有29%企業會上網搜尋求職者的網誌、部落格、社群等相關資料,作為參考!因此,在經營個人網誌、部落格或社群之際,別忘了除了分享好友之餘,還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也正默默觀察你!不當言論就請小心發言!

趨勢9:新鮮人品格教育得加油!

只要企業發展,永遠需要新血。但企業的期待,與學校高等教育之間是否真的落差很大?在人才培育方面,有3成企業認為學校在「品格教育」方面有待加強,其重要性比再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國際觀與外語能力……等都高,一般服務業更有近6成的選項為品格教育,顯示目前大學生在品格養成部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趨勢10:未來新世界,挑戰更多!

面對全球化競爭,未來新鮮人將面臨的挑戰愈加嚴峻、複雜!有6成企業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大中華區的人才競爭愈加頻繁;近5成企業認為「工作機會減少」;此外,企業招募新鮮人的比例越來越低、薪資水準持續走低、台灣市場越來越邊緣化,也都是企業普遍認為,將對新鮮人造成重大影響的重要趨勢。

《Cheers》雜誌「2010年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調查說明:

本次調查是針對2009年《天下》雜誌1000大企業人資主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自1月14日起至2月6日為止。扣除未聯絡上與拒絕者,問卷共寄出1,192份,回收6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53%。調查執行:《天下》雜誌調查中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