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報系資料照
常勝軍投資都獲利
政大教授張金鶚在媒體上總給人與建商對立的形象,似乎總要人不要買房產。其實他也曾是一位房地產投資客,不僅陸續投資過4間住宅、1間商辦,還買過REITs,且每筆投資都有獲利,堪稱是房市常勝軍。
張金鶚最近出版了一本名為「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新書,除了一以貫之挑戰「有土斯有財」、「高通膨或低利率,租房子不如買房子」、「買房子只需注意區位」等五大房地產「神話」外,也首度透露自己也曾是一位房地產投資客。
與同學集資買房子
他說,民國78年間台灣的房價開始狂飆,當時他與早年一起在校外租屋共住的大學同學合寫了一本有關房地產的書。也覺得不應該錯失良機,再加上同學多已在建設公司或建築事務所上班,市場訊息靈通,於是就組成了一個「五人小組」,集資投資房地產。
張金鶚說,那時他們的經濟能力有限,在各自微薄薪水下,頂多只能湊到2、30多萬的資金,因此初期只好投資預售屋。由於是純投資,所以都是短進短出,還沒交屋前,就會把房子賣掉獲利了結,有了較多資金後,後來也轉戰新成屋。
投資住宅和商辦
從民國78到81年,4年的時間,他一共投資過4間住家、1間商辦;其中有3間是和同學集資購買的,分別位於中和、永和、東湖;另外一間則是獨自購買,地點位於內湖,商辦部分則是台北市忠孝東路SOGO附近某商業辦公室的一個單位。
當年選擇中和、永和「純投資」,地點讓人有點好奇,不過張金鶚說,主要是當時雙和地區正在興起之中,他們看好未來前景,因此出手投資。另一因素是,集資的都是建築系的同學,獲利倒也不是唯一目的,產品設計規劃水平,也是他們考量重點之一。
像他個人獨資投資的內湖住家,目的就不純粹是為了賺錢,更為了做研究。1999年,他接下國科會一個研究案,主題是研究不動產的証券化,當時有一家建設公司剛好推出這類產品,為了取得契約,他也自掏腰包購買該產品來研究。
張金鶚說,那些年的投資,不管是他個人或同學集資所投資的標的,因為持有時間短,大致都是小有獲利,不過也有一到兩成漲幅;他買下的不動產証券化產品,也是持續獲利,一直到2008年,他才將那產品賣出。
投資什麼賺什麼,那張金鶚究竟在房地產賺了多少? 他笑著說,因為大多是大家合力出資,每個人資金分擔輕,因此最後真正分到的也不是很多。事實上,多數的獲利,主要都用作同學旅遊聚會時的娛樂費用。
這種購屋模式看起來很不錯,不過張金鶚提醒,現在可不適宜。一來是他們都是建築科班出身,而且同學都在業界,擁有充分的市場資訊,一般民眾並沒有如此優勢。二來他仍是老話一句:現在房價已到相對高檔,風險偏高,不是進場好時機,特別是投資,更不適宜。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
作者:張金鶚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2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51863
裝訂:平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