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台灣的保險市場(二):保險公司可不可靠?從資本適足率來看


資本適足率(RBC,Risk-Based Capital)是判斷保險公司資金狀況的重要指標,重要到有法律明文規定。要瞭解資本適足率就要先知道什麼是自有資本和風險資本。自有資本就是所有的股東所提供給公司的資金以及公司營運所產生的稅後盈餘,所以公司可以藉由發行股票集資來提高自有資本,或是由大股東注資。而風險資本則是指該公司用來投資的資金。所謂的資本適足率,就是自有資本額除以風險資本額,例如自有資本兩百億,風險資本一百億,那麼資本適足率就是200%。

而根據法律規定,銀行和保險公司各有不同的資本適足率,銀行法第44條規定,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之比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保險法第143條之四規定,保險業自有資本與風險資產之比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二百。詳細規定請參閱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除了不得低於百分之兩百,從2008年起,還得定期公佈,請看這一則新聞:


保險公司明年起須定時公佈RBC比率


【大紀元10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台北報導〕保險公司不公開RBC比率(即保險業資本適足率 )的做法在明年將有重大變革,金管會昨天宣佈,為了促使業者強化資本結構,明年開始保險公司必須就其RBC比率分三級對外揭露,同時每半年就必須揭露一次;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屆時只要有業者的RBC比率在法定下限(200% )以下,將會遭到業務限制(如不准推出新保單 )等處分。

昨天金管會公佈2007年度保險業資本適足率計算項目修正內容,除了未來因保險申訴案件所導致的作業風險也將納入RBC比率的計算中外,最重要的新規定則是規範保險公司未來必須定時公佈RBC比率的數字。

雖然根據保險法143條之4的規定,保險業的RBC比率最低不得低於200%,但考量到國內保險業RBC比率的計算複雜及經驗資料不足,金管會目前並未要求業者公佈RBC比率的相關數據,使得保險公司RBC比率的實際情況一直成為市場及投資人猜測及關注焦點。

不過,這種情況在明年將有所改變。根據金管會的規定,從明(2008 )年開始,業者就必須向主管機關以RBC比率200%以下、RBC比率200%至300%、RBC比率300%以上等三個比率等級方式揭露今(2007 )年的RBC比率。

而依照上市櫃保險公司揭露年報的時間表來看,明年4月份外界應該就可以看到各保險公司RBC比率的相關數據,除了年度資料外,金管會還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在每年6月底向其申報RBC比率,也就是說,未來保險公司必須每半年就公佈一次RBC比率。

儘管此次只是要求保險公司公佈RBC比率等級,但金管會官員預估,對於原本RBC比率已經偏低的保險公司來說,未來透過增資強化資本結構的壓力將因此大幅增加。

RBC太低表示保險公司把太多的資金拿去投資風險資產,RBC太高則又表示保險公司持有太多自有資本,在資金運用方面效率不佳,所以並不是越高越好。那麼最新的情況是如何呢?可以看看下面這一則新聞:

資本適足率 六壽險不及格

‧聯合理財網 2009/09/01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財報中,風險資本適足率低於主管機關規定的200%的壽險公司從去年底的八家減少為六家,宏泰人壽、台銀人壽均回到安全名單,還不及格的壽險公司有台灣、遠雄、幸福、興農、國寶、國華等。

風險資本適足率關乎壽險公司業務,也是主管機關監理指標。各家壽險公司投資部門在6月底前無不繃緊神經,大舉調整投資部位,除四家財務體質偏弱的公司難以透過調整投資部位拉高,少數公司則錯過調整資產配置良機,6月底時,結算後風險資本適足率仍無法回到200%以上,公司大股東面臨沉重增資壓力。情節較嚴重的國華人壽則於8月間被金管會接管。

因應風險資本適足率低於200%,遠雄人壽上周五(28日)辦理私募增資8億元,由大股東趙藤雄旗下遠東建設、遠東國際投資、東源營造出資完成。

台壽保受到風險資本適足率低於200%消息衝擊,昨日股價表現相對疲軟,下跌0.75元,收在24.35元。

根據統計,風險資本適足率介於200%至300%的壽險公司,本國公司有國壽、新壽、富邦、台銀、宏泰、三商美邦、中華郵政等七家,以及南山、全球、友邦(原名「美國人壽」)等三家外商壽險公司。

其中,宏泰、台銀人壽都是從200%以下回升,宏泰人壽主因投資部門積極調整投資部位;全球人壽去年底仍在300%以上,現則降至200%至300%間,不過,今年底前,新股東中瑋一計劃再增資近25億元,全球人壽有機會再回升。

在看上面這一則新聞的時候,要有以下這些概念。首先,RBC變低是很常見的,尤其實在金融海嘯過後,保險公司在股票等的投資可能都有不少的損失,例如原本三百億自有資本,一百億風險資本,RBC有300%,但是股市大跌後,自家的股票跌了50%,而投資的股票也跌25%,結果變成只剩150億的自有資本和下75億的風險資本,RBC就降到200%了。所以暫時的RBC偏低還屬正常,這時候只要如新聞所提,由股東增資就可以解決了,所以增資75億,RBC就又變成300%了。

上面這個例子並不是正確的RBC實例,這只是簡化,方便大家瞭解,而且自有資本和風險資本的規範會因為市場狀況而有所變更,請看一下新聞:

保險業 股票虧損認列放寬

聯合新聞網 2008/11/28

拯救保險業,金管會27日宣布,保險業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未實現的股票虧損可以打兩折計算。金管會表示,調整後,保險業就不用急於把處理手上的股票,也不用把股票賣出去,對於穩定股市、健全保險業財務都有一定幫助。
不過,新光人壽總經理潘柏錚認為,以該公司為例,目前帳上有1,100億餘元現金,卻不知道往哪去,業者經營壓力不小。若政府鬆綁RBC制度,壽險業會對各種投資項目更積極參與。

至於股票虧損認列降至20%,新壽是否加碼台股?潘柏錚不願回覆,僅表示保險公司的資金是長期資金,對資產配置有一定規定。

近半年來股市大跌,為了讓保險業撐過寒冬,金管會於是調整97年度保險業資本適足率計算方法,內容包括:

一、股票未實現損益認列比率由原來的50%下調到20%;國內外的ETF股票型及股票型、平衡型共同基金比照辦理。

二、保險業投資於強制轉換普通股的可轉債或債券的資金,可以算入自有資本,直到明年底為止。但是,假如保險業是互相投資,則這部分的金額就要自第一年投資起,全部從自有自本中扣掉。

也就是說,假如A與B保險業互相投資對方的債券,則A跟B公司須把跟對方買入的金額從自有資本中扣除,但假如A投資B,B又投資C,彼此投資沒有重疊,就不用扣除。金管會表示,此一規範是要避免保險公司刻意擴大、充實資產。

三、對於股票及重大事故準備金的調整適用期,延長到明年年底。

為了進一步增強保險業體質,金管會於10月30日就已發布放寬保險業發行、投資具有資本性質的債券計入自有資本限制,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列入自有資本計算,以及計算自有資本可認列股票50%,27日是進一步放寬RBC計算方法,緩和保險業的財務衝擊。

【 經濟日報/記者陳芝艷、雷盈、蔡靜紋報導/20081128】

所以從資本適足率來看,政府雖然用了這個指標來判斷保險公司財務是否有太大的風險,但是金管會在監管的時候其實是以比較寬鬆的態度,同時面臨經濟狀況比較差的環境,還會有臨時的調整,讓保險公司能夠過關。所以RBC符合標準其實不難,而如果RBC連續好幾年都不足200%,其實就是一家避免考慮的保險公司了,畢竟金管會已經明的暗的都盡力協助了,卻還達不到標準,這種保險公司就要特別留意了。例如國華就是一個例子,而最後在今年被金管會接管了。如果RBC連續三年低於200%,我就完全不會考慮向這家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了。下面這一則新聞中,提到的四家保險公司,其實就是比較危險的。

問題壽險公司 恐遭接管引資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李淑慧╱台北報導】

四家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不足,金管會下最後通牒,7月底前若不完成增資,不排除接管後以公開招標引進新資金,保險公司持續營業,不會動用保險安定基金,一旦成行,這將是處理問題保險公司創新作法。

四家壽險公司淨值為負是多年老問題,過去金管會不處理,就是因為保險安定基金金額不夠。

但現在金管會定調不動用安定基金,改採公開標售,將使接管問題保險公司的可能性大為提高。

立法院財委會昨(8)日審查保險法修正案,立委關切國內保險公司經營體質,立委廖正井問,有多少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不足?

金管會保險局長黃天牧表示,去年底資料來看,30家保險公司中有八家RBC不到法定下限200%,其中有二、三家6月底就可完成增資,符合規定,其餘有些承諾7月底會完成增資,其中四家較令人擔心,但均有提出增資計畫。

廖正井問,屆時若無法完成增資呢?金管會主委陳冲表示,金管會會作好完整計畫,採取一些限制性措施,或作其他處理。

立委並指出,有好幾家之前增資都跳票,拖好久,這四家是否為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及興農人壽?陳冲未作回應,只表示網站上都有揭露。

陳冲並表示,處理增資不成的保險公司,不在乎安定基金夠不夠,若能維持營運的話,不需要這麼多錢,他說,目前壽險公司增資不是找不到錢,是部分負責人排斥增資,因一旦增資,持股可能被稀釋、或被迫交出經營權。

陳冲指出,依保險法第149條規定,可以指定經理人清理,保險公司可繼續經營,將招標看有無其他人進來增資,原經營者就不能有意見了。

立委康世儒詢問,是否開放大陸保險公司來參與問題保險公司的增資?陳冲說,此建議的雜複度較高,還要跟陸委會、經濟部商量,目前無法對外宣布。

此外,對於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南山人壽一事,陳冲表示,AIG亞洲的副總裁來台,是否會談此事他不清楚,但去年南山人壽增資400多億元,現在正是財務最好的時候。

【2009/06/09 經濟日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