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GDP成長 為何就業薪資跟不上?

2009-10-12 工商時報 【于國欽】

 長久以來,各國政府一直在追求經濟成長,所謂經濟成長指的就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然而GDP成長大家就有工作做嗎?所得就能提高嗎?

 十多年前的台灣,好像真的是如此,不論經濟成長多高,薪資調幅就有多高,1989到1991年台灣每年薪資增幅都超過10%,那個年代GDP與民眾的感受極為貼切。但如今的情況大不相同,自2000年以來,台灣的GDP並非沒有超過6%,但工作機會增加了嗎?工資提高了嗎?多數人好像都感受不到。

 說台灣這些年來薪資成長停滯,一點都不為過,許多初入社會的新鮮人,薪資更是少的可憐,那麼所有人不禁要問,GDP成長是真的還是假的?不要小看3%、4%的成長,這樣的增幅也足以讓台灣一年多進帳4、5千億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但令人失望的是,經濟成長全然沒有反映在中產家庭的收入上。

 就以2007年而言,台灣的GDP成長6.03%,但工資僅成長1.77%,極端不成比例,我們若再看家庭五等分位所得的統計,可以發現除了最有錢的家庭可以感受到成長的喜悅,八成的民眾所得十年來幾乎沒什麼變化,即令有些成長也小到微不足道。

 GDP每年不是多了4、5千億嗎?到底跑到哪裡去了?我們可以從分配面來看一下國民所得統計,就以2007年而言,GDP分配到受雇人員報酬的比例降至44.5%,已低於1998年的48.4%,GDP分配到企業盈餘的比例同一期間卻由33.9%升至36.9%,這說明領薪水過日子的人確實難以分享成長的果實,只有企業大股東及分紅者,才能嘗到成長的喜悅。

 然而,並非每個國家的受雇員工報酬占GDP比例都像台灣這麼低,以美國2006年而言,這一比例高達56.5%,顯示美國民眾要比台灣民眾享受到更多經濟成長的好處。

 這是一個明顯的事實,在現行台灣的遊戲規則中,中產家庭根本是不可能感受到GDP成長,那麼,何以會如此?何以美國不像台灣?何以1990年代中產家庭能享有成長的果實?除了全球化這項因素外,政府這些年來產業政策的失算及官僚體系的因循,應是主要原因。

 別的不談,就談這段時間內閣急力推動的服務業發展方案,早在2004年民進黨政府時代已訂出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計畫,風風光光開過全國大會,洋洋灑灑寫出一大冊計畫,督導管考一樣不缺,但推動5年,成果何在?

 日本經濟停滯了10年,台灣大概也停滯了9年,非但民眾薪資停滯,甚至連像樣的全職工作也愈來愈少,這不是危機,那什麼才是危機?從統計上也可以發現,今天GDP再怎麼成長,能創造的工作機會有限,以2007年GDP成長逾6%,但就業機會卻僅成長1.8%,其中可能還有為數甚多的「非典型工作」。

 GDP成長而薪資不成長、全職工作機會也不成長,是個百分之百的庶民問題,絕非編幾個庶民指標所能解決的,吳揆必須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堅決態度,改革日趨不公的稅制,去除因循已久的官僚文化,惟有如此才能改善小民百姓的經濟生活,否則一切庶民長、庶民短的發表,全屬空談。

Comments: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情況是完全沒有好轉的可能。現在找不到工作和低薪的狀態並不是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後續現象,而是本來就存在的現象,透過金融海嘯而把事實更加放大,讓大家更容易發現而已。

許多人都以為等景氣復甦之後,狀況就會好一點。其實2001年那次科技泡沫造成的經濟衰退,即使後來景氣復甦了,薪水一樣沒有調升,工作一樣沒有變多,失業率的下降其實是因為那一波失業潮和轉業有非常多人到大陸去求職了。

先不論那些打混的人,一個新鮮人在非常的努力求學、考證照、和充實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來謀求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卻很有可能只有22K的實習機會,其實是非常可悲,而且對這些很努力的人其實也是一種打擊。

企業為了發展,當然會把員工的薪資盡可能壓低,但是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台灣的企業無法國際化和擠身世界知名大公司的原因了!其實看看在台灣的外商公司,他們的薪資待遇,就是比本土公司好,而台灣的代工業只能努力壓低成本,謀求非常低的毛利,代工業以外的又不願意提高薪資來僱用更好的員工,或是給員工更合理的待遇。這其實很像台灣的職棒,雖然已經成立二十年了,但是永遠在草創時期,永遠要員工共體時艱,員工永遠只有聽到的未來希望,卻沒有拿得到的合理待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