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投信基金 很會生養不壯

【經濟日報╱記者黃俊苔╱台北報導】

去年起行情逐步走出空頭,不少投信業者爭相推出新基金,掀起一波募集熱。不過,第二季起利空消息不斷,投資人風險意識增高,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投信基金整體規模竟再創16個月來新低。

投信業者分析,投資人喜新厭舊、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勢力崛起,清算與募集同步進行,不過,投信新基金績效若不如預期,這些熱門標的的境外基金選擇性又比投信更多,投資人就很容易變心。

今年來計有25家投信,送件29檔新基金入投信投顧公會審核,不過,增長的基金數量卻未能帶給投信業者資金活水。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投信基金整體規模,受市場大幅震盪影響,5、6月出現明顯贖回量,使整體規模創下2009年2月後新低點。

根據統計,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自97年年5月後就無法站上2兆元大關,近兩年投信基金規模低點出現在金融海嘯爆發時的97年10月,約1.34兆元。雖然去年以來行情逐步回升,但去年12月投信基金總規模達到1.97兆元後,規模就一直無法突破2兆元大關。

這兩年來基金新基金檔數暴增,但整體規模卻無明顯增長。一位投信高層坦言,「投資人喜新厭舊,募集新基金是不得不做的辦法,市場上只要哪一家不募基金,市占率馬上掉下去」。由於基金管理費幾乎是基金公司唯一的獲利來源,市場規模不增下,市占率下降,獲利也必定下降。

最熱門的新基金不脫大中華與新興市場,投信轉戰發行海外基金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統計近兩年來,海外股票型基金共計發行50檔,實際募集總金額達到 1,598億元,不過,統計最新規模,這些「備受看好」的投資新秀,規模已經降到1,188億元,幾乎有三分之一又再度流出,有不少就是轉到別的新基金。

業者私下坦言,為了不讓新基金成立數據難看,各家提高行銷預算,增加銷售獎勵,也造成不少理專帶著客戶跟著跑。只是來得快、去得快,只要過了閉鎖期,新基金募集又是一陣搬家風潮。對投信來說,市場行情不配合,挽救下滑的規模只能「持續募集新基金」,形成惡性循環。

【2010/07/16 經濟日報】

Comments:姑且不論基金會不會賺錢,也不論基金的高額經理費,單是投信自己承認的「投資人喜新厭舊」就是很大的問題了。我相信會有喜新厭舊的情況,但新基金上市時的行銷比較積極也是促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而投資人如果一直轉換基金,投信也一直行銷,其實那些廣告費都是投資人自己出的阿!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一種惡性循環,投資人花更多的投資成本,卻獲得更少的投資報酬。

0 意見:

張貼留言